政策资讯
友情链接
财经信息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策资讯 > 财经信息

标普:中国银行业危机时刻未到 未来或有银行倒闭

标普:中国银行业危机时刻未到 未来或有银行倒闭

财经信息  发表时间:2013-9-4 9:53:53   点击:1030

  和讯网消息 9月3日标准普尔评级服务公司召开关于中国银行(601988,股吧)业信用质量的电话会议。标普金融服务评级资深董事廖强称,不认为现在股份制银行中报披露不良率上升反映风险部位相对于大型银行更糟糕,真正考验所有银行应压能力是在中国非金融领域正面临的三大整合浪潮发生之后。

  他说:“目前股份制银行中报中的不良率上升是因为其相对于大型银行在出口部门、制造业部门的暴露更多,但他们有盈利能力吸收。”

  中国非金融领域正面临三个整合浪潮,廖强提到,第一波是在两年前开始的出口部门整合,到现在也没停止;第二是从去年下半年开始,由突飞猛进的基建发生大规模增速下降造成的产能过剩的制造业整合,如果一个行业对于基建的暴露越多,那么产能过剩问题越严重,在未来一段时间给银行业带来的损失更多;第三波大规模整合将会发生在基建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本身,再融资风险目前通过各种方式得到一定程度缓解,比如允许一些企业发债,税收来源多元化等,银行不良率在极低水平只是反映时间上的错位。

  廖强再次强调,标普并不认为威胁银行业的系统性危机会在短期内发生,但是并不排除未来两三年区域内小型银行之间由于同业业务的扩展而倒闭,要取决于政府会提供多大的支持。

  8月29日标准普尔发布的报告指出,持续的快速增长的表内和表外资产及信用扩长会对银行的资本实力、风险部位、流动性状况产生压力,尤其是在经济放缓,政策不确定性风险增加的情况下;最强最弱的银行之间信用状况有分化趋势,因为这些银行表内外信贷和总资产增速步伐不一样,差异会在银行的资本实力和流动性状况上表现得尤其突出,从而削弱银行稳定性。

  未来两三年里,随着银行两极分化进一步加剧,基于市场压力所带来的整合会越来越明显,过去一段时间,小型银行业务上的互补提升竞争力,随着不利的经济环境,信用周期开始逐步展开,压力会越来越大。

  廖强提出小银行大规模整合并不特别,追溯过去十年的中国银行业,在政府推动下,金融机构数量减少90%。“未来引领银行业商业化整合将主要是股份制银行和大型区域性银行,基于股权性质的完全意义的整合,时间取决于信用周期下行速度,”他补充道。

  昨天,银监会主席尚福林对媒体表示“目前各项金融改革正在进一步深化,同时存款保险放心保)制度、风险处置和银行退出机制等也在酝酿中。”,

  对此,廖强说:“银行业破产业务在中国还没确定起来,加强对银行业约束,使得银行承担从事风险业务的后果,可能小型银行会首当其冲,他们不会像大银行一样遭受经济下行带来的压力,会有更多集中度的风险暴露,未来两三年有更多的机会遭受不能承受的信贷损失。”

  同时,他认为,虽然沿海地区的城市、农村的商业银行报告信贷损失远高于内地商业银行或者大银行在内地的分支机构,但是从长远看,沿海地区的商业银行信贷损失在可控范围内的机会大于内地经营的小型商业银行。原因在于在出口部门发生大的整合的背景下沿海地区借款客户多为更有弹性活力的出口型私人部门,而贷款主要集中于产能过剩的制造业部门和内地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小型商业银行,在未来发生信贷损失时,会比沿海地方更严重,所以内地小型商业机构压力更大。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注册会员 | 联系我们

客服电话:0571-87987301 传真:0571-85096391 客服邮箱:hunanshanghui@163.com
版权所有:杭州湖南商会 Copyright©2006  


浙ICP备091067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