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业生产安全隐患丛生 行政淘汰与市场需求矛盾难解
据第一财经日报报道,尽管多年来,业界对钢铁产能过剩和淘汰落后的呼吁已持续多年,无序的产能扩张在不断削减着钢厂的利润,设备技术水平低下让钢铁生产存在着各种安全隐患。
10月5日,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炼铁厂5号炉发生铁水外流事故,事故共造成12人死亡,1人受伤。该事故是近年来钢厂事故中死亡人数较多的事故之一,已经被江苏省成立的事故调查组初步分析定义为一起重大生产安全事故。
南钢一位内部高层透露,5号高炉从点火投产至今已经使用十多年,除了5号高炉,南钢还有四个类似大小的高炉,这四个小高炉的点火投产时间比5号高炉更早,很多都曾进行过停炉大修。
在国内钢铁业,还有很多类似5号高炉容积大小的小高炉在进行生产,而且并没有像南钢一样计划淘汰。就在今年7月,工信部曾公布过一份2011年的全新炼铁淘汰落后产能企业名单,要求全国炼铁产能的淘汰数量达到3122万吨,而这些产能主要就是容积在450立方米以下的小高炉。
然而,目前国内淘汰落后产能的进展并不顺利,工信部和发改委最近发布的一份报告指出,目前的节能减排和淘汰落后产能形势十分严峻,各地淘汰落后产能进度与实现全年目标任务的要求存在差距,最后几个月的任务比较艰巨。
对此,一位行业内人士对记者分析,在国家下达的淘汰落后企业名单中,民营企业占大多数,民营企业主要生产建筑钢材等长材,今年的长材市场比国有企业主要生产的板材更加有钱可赚,这就造成了行政层面的淘汰落后与市场真实需求之间的矛盾,而这些早就该淘汰的高炉如果在经济效益的刺激下还在使用,甚至不愿投资进行维护和大修,就会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原文来源于《财经网》。
客服电话:0571-87987301 传真:0571-85096391 客服邮箱:hunanshanghui@163.com
版权所有:杭州湖南商会 Copyright©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