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资讯
友情链接
新闻要点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策资讯 > 新闻要点

中欧就纺织品贸易达成协议

新闻要点  发表时间:2005-6-11 10:04:39   点击:2451
●从现在到2007年,双方将保证一个平稳的过渡

  ●到2008年,欧盟市场将对中国纺织品全面开放

  据新华社消息欧盟贸易委员曼德尔森11日凌晨在记者招待会上说,中国与欧盟已经就未来三年中国对欧盟纺织品出口的增长达成协议。

  曼德尔森是在与中国商务部长薄熙来进行了长达十个小时的闭门会议后向媒体作上述表示的。他说,从现在到2007年,双方将保证一个平稳的过渡,到2008年,欧盟市场将对中国纺织品全面开放。

  又讯中国和欧盟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与欧盟委员会关于中国部分输欧纺织品备忘录》。

  商务部长薄熙来

  中国赞赏欧盟解决贸易争端的诚意

  据新华社消息中国商务部部长薄熙来11日说,中国政府赞赏欧盟解决中欧纺织品贸易争端的诚意,欧盟努力通过对话协商来解决中欧纺织品贸易争端,而不像有些国家试图采取单方面的行动来解决问题。

  薄熙来是在与欧盟贸易委员曼德尔森就中欧纺织品贸易谈判结束后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作上述表示的。

  他说,双方就纺织品贸易问题达成协议表明中国与欧盟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不是一句空话。协议将为中国纺织品企业创造稳定的出口环境,也为欧盟纺织品企业创造了稳定的进口环境。

  他说,中国政府是一个负责任的政府,今年年初出台了10项措施来保证中国纺织品贸易的稳步发展,在外贸增长达到35%的情况下,中国纺织品对外贸易仅增长17.4%。他转述曼德尔森的话说,中国产品在欧盟形成挑战,这个挑战是积极的,可以提升欧盟产业的竞争力。

  中欧关于纺织品贸易的谈判10日下午2时在上海举行,双方经过长达10小时的闭门磋商,宣布达成协议。

  欧盟表示

  与中国达成纺织品协议符合双方共同利益

  据新华社消息欧盟委员会10日发表声明说,欧盟已与中国就纺织品问题达成一项“广泛”和“平衡”的协议,它表明加强贸易联系符合双方的共同利益。

  声明说,欧盟与中国同意在2007年年底前对由中国出口到欧盟的纺织品增长情况进行管理。协议将允许中国出口到欧盟的纺织品在2005年~2007年实现合理的增长,同时给予欧盟纺织工业以调整的时间。

  欧盟贸易委员曼德尔森在这份声明中表示,他一直呼吁通过友好协商的方式解决纺织品争端,而不希望欧盟采取单方面的行动。这项协议体现了欧盟与中国的战略伙伴关系,也表明加强贸易联系符合欧中双方的共同利益。

  在全球纺织品贸易配额今年1月1日正式取消后,欧盟方面以“中国纺织品对欧出口激增”为由,于4月29日宣布对由中国进口的9类纺织品发起“特保调查”。此后,欧盟又于5月27日要求就T恤和麻纱两类纺织品进行正式磋商。根据相关规则,中国与欧盟的磋商期为15天。

  曼德尔森于10日早些时候抵达中国上海与中国商务部长薄熙来举行了长时间的会谈,并最终达成这项协议。

  专家说

  双方作出了一个明智的决定

  据新华社消息6月11日凌晨,中国与欧盟就纺织品贸易问题达成协议。此间专家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双方作出了一个明智的决定,中国与欧盟这两大贸易经济体只有通过磋商解决争端,才能收获双赢互利的果实。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部长张小济指出,在中欧经贸关系因为纺织品问题经受考验之时,双方作出了一个现实而且是明智的决定。

  他说,欧盟在去年成为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中欧双方在贸易往来乃至各自经济发展上的相互依存程度与日俱增。纺织品贸易在中欧总体贸易中所占比例并不大,“双方在这个问题上把关系搞僵,显然不符合共同利益。”

  这位专家指出,在纺织品贸易问题上,中国主动寻求沟通,加强与欧盟的磋商。中国是在试图以负责任的态度,从长远和大局出发来寻求化解目前困扰中欧经贸发展的难题。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专家赵玉敏也认为,中欧就纺织品贸易问题达成和解协议是“令人满意的的结局”。

  赵玉敏指出,欧盟其实是全球高档纺织品和成衣的最大出口商,许多欧盟成员国内的服装产业在很大程度上都依赖于从中国进口纺织品。在整个利益链中,中国纺织品制造商只有10%的利润,90%的利润都属于品牌拥有者、批发商、分销商、零售商等各个环节。

  “对于欧盟而言,如果一味对中国纺织品进行打压,受损害的不仅仅是中国国内的纺织品生产企业和正常的双边贸易机制,而且还有他们本国进口商和零售商的利益。”这位专家说。

  中国社科院国际贸易研究室主任宋泓说,中欧就纺织品贸易争端达成协议对于澄清造成争端的根源以及树立解决争端的良好机制都会有所帮助。

  “随着双边贸易关系的日益密切,各种各样的纠纷也会越来越多,但只要双方可以平等协商、释放善意,以双赢互利为目标,就能够找到平稳解决争议的方法。”宋泓说。

  相关新闻

  中国鞋业须防欧盟贸易壁垒

  据新华社消息欧盟委员会日前公布数据显示,今年前4个月,来自中国的6种进口鞋平均增长700%。国内行业协会有关人士提醒企业,近来欧盟有关行业团体酝酿对中国鞋申请设限,国内企业出口须防贸易壁垒。

  6月8日,欧洲委员会公布2005年前4个月从中国和世界其他国家进口鞋类的监测结果。监测结果显示,与2004年同期相比,特别是来自中国的6种进口鞋类大幅增长,其平均增长率为700%。来自其他国家的上述进口鞋类也有增长。

  中国轻工工艺品进出口商会有关人士介绍,欧盟监测的6种进口鞋,包括部分塑胶鞋、皮鞋和高级布鞋。与纺织品贸易类似,今年年初全球关于鞋的贸易配额也已取消。应成员国的要求,欧洲委员会对2005年1月1日配额解冻的6种进口鞋类进行监测。与此同时,欧盟还建立了对产自中国的鞋类产品的事先进口许可监管机制,并从今年2月1日起生效。

  据了解,意大利、西班牙和葡萄牙的鞋类行业协会本月6日表示,将于本月15日向欧盟提出对中国鞋的设限申请。法国、希腊、波兰等国的制鞋商表示支持设限申请。15日,将有250家欧洲制鞋商前往布鲁塞尔,向欧委会提出设限申请。

  “6种中国鞋平均高达700%的增长率监测数据,非常有利于上述国家行业协会提出申请。但可以肯定的是,欧盟的统计数据存在很大问题。至于存在哪些问题,我们不方便透露。”中国轻工工艺品进出口商会这位人士说,“目前,我们正向商务部积极反映,同时和这些国家的行业协会进行交涉。”

  中国皮革工业协会皮鞋旅游鞋专业委员会主任卫亚非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欧盟的数据有问题,我们正在对这一点进行研究。因为根据我们掌握的数据,今年1至4月份中国鞋对欧洲出口总体数量增长也就3%多一点,金额增长略超过28%。”

  国内行业协会人士提醒,尽管目前中欧纺织品争端正在上演,欧委会能否腾出手来处理进口鞋问题尚不得而知,但在欧洲制鞋行业团体的压力下,欧委会对中国鞋采取“特保”或反倾销的可能性并不低。国内企业须谨慎,不能盲目增加对欧出口。

  统计表明,2004年,中国对欧出口鞋8.2亿双,金额22.2亿美元,约占欧盟鞋类市场份额的20%多。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注册会员 | 联系我们

客服电话:0571-87987301 传真:0571-85096391 客服邮箱:hunanshanghui@163.com
版权所有:杭州湖南商会 Copyright©2006  


浙ICP备091067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