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资讯
友情链接
财经信息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策资讯 > 财经信息

“一带一路”有助于推动亚太能源市场一体化进程

财经信息  发表时间:2015-6-16 9:12:37   点击:1349

人民网6月15日电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国际能源安全研究中心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举办的《世界能源蓝皮书:世界能源发展报告(2015)》发布会今日在京举行。蓝皮书指出,当前国际能源市场形势为实施“一带一路”构想、加快亚太能源市场一体化进程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时机。

蓝皮书指出,“一带一路”构想与我国两大能源进口通道基本重合,即陆上从俄罗斯、中亚进入中国,海上从中东、非洲通过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南海进入中国这两条传统的国际贸易路线。实施“一带一路”有利于改善我国能源结构、实现能源清洁化,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和消化过剩产能,实现更大程度的对外开放。“一带一路”的实施,不仅有利于中国经济的升级和发展,也有利于相关国家和亚太地区的能源市场一体化进程,有利于亚太区域经济的进一步融合。

加强陆上丝绸之路经济带能源基础设施建设与相关产业发展

陆上丝绸之路经济带同时也是能源资源富集地区,包括俄罗斯、中亚五国,阿塞拜疆,也包括巴基斯坦、伊朗、中东、西亚地区。这一地区能源资源丰富,人口众多,经济发展潜力巨大。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持续发展,对能源资源的需求迅速增长,应抓住“一带一路”构想机遇和国际能源价格较低的有利时机,加快能源输送通道的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推动中国与俄罗斯、中亚西亚地区经济、能源、社会融合发展,为世界开辟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极。

为实现这一目标,应快速完善这一区域内的基础设施网络。首先是能源通道的畅通,包括建设俄罗斯西线天然气入境管线、跨越里海的阿塞拜疆-土库曼斯坦油气管线和阿塞拜疆向西通往地中海的油气管线,从而实现里海两岸能源基础网络的互联,打通向东和向西两个方向的能源输送通道。此外,中亚地区的电力网络也可以逐步实现互联,通过大电网来改善能源安全条件。在这一过程中,应推动中国能源企业参与能源资源开发与管道工程建设,以市场化为导向,推动中国与这些国家之间的经济融合。

建设中国东部沿海能源经济带,推动区域融合发展

中国《能源发展构想行动计划(2014—2020年)》提出,到2020年基本形成比较完善的能源安全保障体系。为实现这一目标,无疑需要大量的清洁能源,而其中大部分需要通过进口实现,尤其是天然气。中俄和中国与中亚天然气贸易通过管道进行,虽然取得了重大突破,但是远远不能满足中国市场未来巨大的需求,还需要海上LNG的大量进口。此外,国内煤炭资源条件变差,含硫、灰分过高,不如进口煤炭优质,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煤炭进口国。随着治理雾霾和环保标准日益严格,未来中国进口天然气和煤炭总量仍将增长。

能源进口尤其是LNG进口需要配套建设专用港口终端等设施,还需要建设从港口终端到周边消费市场的主干网和城市管网,以及从沿海港口到内地的管网工程。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中国能源结构的清洁化,推动能源产业和其他相关产业的清洁化和产业升级。能源的清洁化是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是实现新常态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要基础。因此,加快建设东部沿海能源基础设施具有重要的意义,有利于促进东部发达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产业融合和协调发展,有利于推动中国与亚太国家的经济一体化进程。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注册会员 | 联系我们

客服电话:0571-87987301 传真:0571-85096391 客服邮箱:hunanshanghui@163.com
版权所有:杭州湖南商会 Copyright©2006  


浙ICP备091067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