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家“民间版”的“长三角检察公益诉讼创新联盟”成立
随着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服务保障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成为检察公益诉讼的重要使命。11月12日,长三角公益诉讼检察论坛在杭州召开。最高人民检察院相关部门领导、长三角三省一市检察系统、部分高校、律师事务所、社会组织及江干区相关部门代表等共计百余人参加本次论坛。
论坛由浙江省人民检察院检委会专职委员傅国云等主持。浙江省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高杰、杭州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陈海鹰、浙江工业大学副校长郑华均、江干区区委书记滕勇出席开幕式并分别致辞。
此次论坛宣布成立了全国首家“民间版”的“长三角检察公益诉讼创新联盟”。该联盟由杭州市江干区检察院发出倡导,浙江工业大学、杭州师范大学、北京炜衡(杭州)律师事务所、杭州滴水公益服务中心、浙江省湖南商会等联合发起,是集理论创新和实务研究为一体、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跨区域协作共同体,将为检察公益诉讼制度发展凝聚更多力量。
会长黄勇代表商会出席并发言。
此次论坛就长三角检察机关和社会各界协作推进检察公益诉讼高质量发展进行深入探讨,将在“区域共治”上继续探索创新,实现“成果共享”。
上海、江苏、安徽、浙江三省一市检察机关分别就公益诉讼工作进行经验交流。六个公益诉讼检察课题组代表就课题研究情况进行了发言。
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理论研究所副所长陈波,第八检察厅二级高级检察官赖红军点评。
近年来,浙江检察机关在推进长三角区域协作方面作了许多有益尝试。
2018年5月,沪苏浙皖三省一市检察院共同签署《关于建立长三角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司法协作机制的意见》。
2019年5月,沪苏浙皖三省一市检察院通过《加强环太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检察协作三年行动方案》。
2019年10月,浙江省检察院制定出台《关于服务保障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的工作意见》。